聯系熱線
什么是智慧水務?
智慧水務指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供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防洪等水務環節進行智慧化管理。通過結合傳感器、通信網絡、水務信息系統提高水務信息化水平,實現水務管理協同化、水資源利用高效化、水務服務便捷化。
發展背景:
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被首次提出,由物聯化、互聯化和智能化三要素組成。之后越來越多的城市將電、水、氣等公共服務資源進行科學化管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發展目標,努力地改善管理及服務,使市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優化提供幫助。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其中包含六個核心系統:組織(人)、業務/政務、交通、通訊、水和能源;后來“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工業4.0”、黨的十九大以來圍繞“三去一降一補”等發展理念需要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改善民生,而“智慧水務”正當其時。
影響智慧水務的發展因素有哪些?
因素一:政策引導,地區響應。
自2015年“水十條”發布以來,水利部門先后印發多項政策,意在推動水務工作智慧化進程,各地積極相應,如火如荼地推進智慧水務建設進程,其中,深圳市建設重點集中在軟件管理系統和硬件產品運用;上海市實行合同節水管理;浙江臺州市的智慧水務項目成為省內典范。
因素二:市場充足,空間廣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注冊成立在業水務公司37600家,智慧水務潛在市場大,未來有很大的開拓空間。中國水務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65.6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8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7.0%。近期來看,有關機構預測智慧水務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至2023年,中國智慧水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51億元,遠期來看,智慧水務市場空間充足,可達3000億元,市場空間提升廣闊。
因素三:技術推動,信息重塑。
不斷革新的技術和海量的信息數據資源將推動智慧水務的快速發展,水務企業(單位)將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實現數據資源的重塑和利用。例如在“智水蘇州”項目中,智慧河湖監管業務系統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很多水務場景發揮作用,像內澇積水測量、排口偷排檢測、水體違法占用、藍藻監測等場景,實現了水務信息的實時監控和動態采集、調度以及遠程管理方面,并利用水務專網、無線網實現完成相關設備標定、管理以及監控,提高運營監管效率,實現了智能化發展趨勢。
豐博智慧水務云平臺是把新興的信息物聯網技術運用于城鎮水務綜合管理、智慧農業、工業節水、水資源在線監測,把物聯網表記終端裝備到自然和工業雙重水循環系統的各個角落,如降雨、蒸發、徑流、地下水、植被等觀測地和社會水循環系統如:水源地、輸水、供水、用水、排水和各類水利工程等環節中,并通過普遍連接形成水務物聯網;而后通過云計算將"水務物聯網”整合起來,以多源耦合的氣象水文信息保障、二元水循環及伴生過程數值模擬、水資源數值調控、數據同化技術、水務虛擬現實平臺等為支撐,完成數字城鎮水務設施與物理城市水務設施的無縫集成。
河南豐博智能水聯網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營銷、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智能超聲水表、智慧水務、智慧農業、工業節水、水資源在線監測系統等。